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景、赏菊、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同时,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2023年10月20日幼儿园开展了重阳节生活探索活动,以孩子们喜欢的美食来认识重阳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会做些什么?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孩子们带着疑问。通过观看图片、视频、故事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九九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在重阳节时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吃糕的习俗。
甜甜重阳糕,浓浓敬老情。重阳糕亦称“花糕”,是传统重阳节食品。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
老师精心准备各项材料,带领孩子们亲手画一画重阳糕,孝敬老人吧!先用水彩笔在纸上画出好看的图案,再把画好的“重阳糕”贴在大大的蒸笼上,“美味可口”的重阳糕做好了,大家喜欢吗?想吃吗?
本次重阳节生活探索活动,不仅让幼儿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魅力,更让孩子们学会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常怀饮水思源之心,常怀敬老爱老之情,愿尊老爱老的中华美德在孩子们的传承下,不断的发扬光大!
(撰写:蔡雯、张云 审核:史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