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户外建构区里孩子们纷纷组队搭了起来。孩子拿了许多长条的单元积木,在地上首尾相连地将这些积木搭成了桥面,不一会儿兴奋的拉着我的手,邀请我过去看看她搭的“高架桥”。“老师,你看,这是我搭的高架桥。上面还有很多的三角形的护栏呢。”旁边的孩子纷纷靠了过来,佑佑走过来一看连忙说:“不对呀,我上次出去玩看到的高架桥是架起来的,不是在地上的。”小七不以为然,继续和伙伴一起铺路。佑佑拿来圆柱形的积木在小七一边搭了起来,他用圆柱形积木撑起桥面,指着说:“这才是高架桥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争辩起来,都觉得自己搭的才最像是高架桥的样子,那么“高架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了设计图的初步绘制。在搭建时,孩子发现圆柱形积木不够了,他跑来问我:“老师,没有圆柱形积木了怎么办?”我回答道:“你去找找我们的材料箱,看看是不是只能用圆柱形的积木才能做桥墩。”他观察了一遍,发现长方形积木垒高也可以做桥墩,这下圆柱形积木不够的问题解决了。当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桥面建到交汇处时,两层怎么也连接不到一起,积木不断地倒塌,孩子们先用单元积木直接上下连接,但发现短的单元积木因太短一直往下滑,随后又尝试长条的单元积木,发现比之前稳得多,这时小七看到说:“你这样不平,车下不来,车子会坠毁的。”其他小朋友听见了纷纷表示这太可怕了。榣榣暂停了手里的动作仔细地想了一下,随后又不断地尝试用薄的双倍单元积木和厚的双倍单元积木分别来做连接的桥面,随后全部换成了一样厚的积木来做桥面,底下的桥墩也垒成了高矮不一的,在多次尝试后,他发现双倍单元积木用来做连接更加稳固,坡度也不会太陡。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下就可以了。”
通过这个活动,我和孩子们都有多收获,有所成长。对于孩子们来说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进了同伴的合作能力。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达自己的猜测、理解同伴不同的猜测、帮助同伴验证猜测、主动和同伴分享游戏经验。
(撰写:刘姿秀 审核:史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