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作为我国流传最广的民间玩具至今依然十分受欢迎,它以其美丽的色彩和飘逸翻飞的动态美,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此时,莺飞草长,正是趣玩风筝的好时光。中班幼儿好奇好问,对天上飞的各种风筝充满向往,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看到漫天飞舞的风筝,孩子们总会凑在一起谈论:“风筝为什么会飞?”“它的下面怎么还有长长的线?”“风筝的图案左右是对称的吗?”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我们抓住教育契机,在4月3日开展了“风筝满天飞”的主题活动。
风筝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此外,我国山东省潍坊市,又称为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世界风筝之都。风筝有许多种类:硬翅风筝、软翅风筝、立体风筝、串式风筝等。
风筝的构造分以下五部分:骨架:支撑整个风筝的架子;风筝面:承受风力的部分;提线:风筝和放飞线的连接;放飞线:牵引风筝升高的线;飘带:掌握方向,保持平衡。
(撰写:张云 蔡雯 审核:史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