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播报>>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郑幼:古井取水
发布时间:2025-09-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俞昕悦

2025年924号上午,郑陆中心幼儿园中七班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大班科学课:古井取水

“老师,古时候没有自来水,人们怎么喝水呢?”一个充满稚气的问题,开启了我们大班一次别开生面的科学探索之旅。亲手还原并体验一项古老而伟大的发明——古井取水。

活动始,我们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一个深桶代表“古井”,一根长绳、一个水桶和一根横木构成了“取水装置”。孩子们围在“井”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把水从“井底”打上来?

探索一:直接用手?太困难!

有孩子提议直接用手去够,但立刻有同伴反驳:“井太深了,够不到!”这个尝试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问题的核心:如何克服深度,省力地将水提升到地面。

探索二:杠杆的初体验——省力的秘密

这时,我们引入了“杠杆”的概念。我们将横木架在支架上,把打水桶的绳子挂在横木的一端。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当他们在另一端向下拉绳子时,井里的水桶被轻松地提了起来。“我都没用多大力气!”一个孩子的惊呼道出了杠杆省力的奥秘。他们通过亲身实践,理解了利用工具可以放大我们力量的科学原理。

探索三:定滑轮的妙用——改变力的方向

接着,我们升级了装置,在横木上增加了一个定滑轮。孩子们发现,现在他们不需要上下费力地提拉绳子,只需要向下拉动绳子,水桶就能平稳上升。“老师,这样拉更顺手!”这个发现让他们认识了滑轮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改变用力的方向,让工作变得更方便、更符合人体习惯。这不仅仅是一次物理知识的启蒙,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孩子们在打水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艰辛,也懂得了现代自来水的来之不易。科学,并非遥不可及的高深理论,它就蕴藏在这些充满巧思的生活智慧里。

这次“古井取水”的科学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与思考的种子。他们明白了,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动手尝试、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奇妙过程。当孩子们看着自己亲手打上来的清澈井水,脸上洋溢的成就感,正是科学教育最动人的光芒。

撰写:查瑛  审核:史淑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郑陆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